朋友傳給我這則新聞,便回想起拉脫維亞語那不疾不徐的節奏,比起俄羅斯語高低起伏的抑揚頓挫,反而更有一種草根庶民的生命力。
“Vai tu runā angliski?"
“Es nerunāju angliski, tikai latviski."
“Labi, mans draugs runā labi latviešu valodā. Es nesaprotu, bet viņš saprot."
拉脫維亞語一直在其哥哥的陰影,也就是立陶宛語之下,有點乏人問津。
畢竟同樣是碩果僅存的波羅的海語言,立陶宛語享有印歐語東至孟加拉,西抵冰島這麼廣泛區域中,保留最多印歐原始語特色的美譽。
語言迷最喜歡老的東西了。老友、陳釀、古玩、舊書、還有最存古的語言。
拉脫維亞因為蘇聯時期移民的關係,人口有將近一半是俄裔。也因此很弔詭的,首都里加內有許多開辦給外國人的俄語補習班,反倒是沒有拉脫維亞語的語言中心。
不過當時在學俄語時還是學了點拉語,以便日常生活所需。後來證明,里加雖然人人會講俄語,但懂點拉語也不壞,畢竟所有的標示都強制只寫拉語,僅極少數的地方會寫點俄語。
在我心目中,拉脫維亞最棒的餐廳莫過於LIDO了。LIDO是賣拉脫維亞庶民美食的連鎖食堂,採自助餐的方式,裡面的服務生都穿著傳統服飾,包著酒紅色的頭巾,綁著長長的辮子,穿著紅格子的裙子。LIDO餐廳從早供應到晚,應有盡有。若是嫌貴也可以去拉脫維亞大學裡面的學生餐廳,食物也不枉多讓。相比之下某國食物就顯得相當悲涼…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