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雅節(Fallas)

上個月我到瓦倫西亞參加法雅節(Fallas)。正式的法雅節雖然只有四五天,但是相關活動從三月初就開始了。例如每天下午兩點準時會在一個廣場放煙火,稱為Mascletà。就像101煙火一樣,觀賞的位置取決於你看到的是彩色的煙火還是冒煙的烤玉米,Mascletà也是煙火沒放幾下,就只能在雲霧繚繞中感受放砲的震動。大人放大砲,小孩放小砲。整個月都可以看道小孩背個小木箱,裡面放滿著爆竹,隨處點火施放。

隨著節日接近,小孩所持有的爆竹火力逐漸升級,其聲之響,初來乍到的觀光客莫不嚇到差點失禁。後來我看到小孩接近都會害怕,怕他突然丟出一串爆竹。

除了砲聲隆隆的城市以外,Fallas節的重點在於會在節慶結束時燒掉豎立在各處的大型塑像,稱為Cremà。這個傳統起源是當地人會在新的一年把舊家具燒掉,象徵除舊布新,後來就演變成特別為了節慶制作要燒掉的塑像。每個塑像都十分有特色,高數公尺,燒起來十分壯觀,但是殘骸碎屑會漂散四處,並且製造出難以計數的PM2.5。瓦倫西亞平時空氣好,一年一度法雅節體驗一下PM2.5,不過台北更勝一籌,以PM2.5來看,我們天天法雅節。

Fallas節期間市中心會封起來,嚴格限制汽車通行,每天都會有不同的活動,像是傳統服飾遊行,燈火遊行之類的,可以下載官方發布的app來追蹤城中哪邊有新節目。

但是節慶太有名也衍生了許多問題。像是數十萬的觀光客的排泄問題。雖然各處都有成排的公共廁所,但大家還是常找商家借廁所。許多餐廳不勝其擾,索性貼出告示說廁所壞了。或是像這間中國餐館,直接了當寫:廁所 No No No。

廁所還拼錯了,足見當時老闆多麼氣急攻心。

瓦語學校和西語學校

瓦倫西亞自治區的官方語言是瓦倫西亞語,路標、地鐵報站都是用這個語言.當然瓦倫西亞語和西班牙語(Castellano)同門同宗,和加泰隆尼亞語更是相像,即便不懂,用一些羅曼語的詞彙推敲一番,也能了解.小村小鎮大概講瓦倫西亞語的人還多,不過在瓦倫西亞市內,講這個語言的人就少了,行人多以西語交談,路上鮮少聽到瓦倫西亞語.如今瓦倫西亞的小孩要上學,家長可以幫他選擇上西語的學校還是上瓦倫西亞語的學校,以前選擇西語學校的人較多,近年來選擇瓦語學校的家長越來越多,逐漸要趕上西語學校了.

但曾遇到本地人,把小孩送到瓦語學校,卻對瓦語學校的作法很有意見.因為瓦語學校顧名思義,是除了西語課以外,全部的課程都用瓦語教,小朋友學的數學和一些自然科學詞彙自然也是瓦語.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如果同個概念西語瓦語剛好不一樣的話,小朋友只會瓦語的講法,不會西語的講法.做父母的擔心這麼一來,小孩無法和其他西班牙地區接軌.

事實上這應該是多慮了.

台灣最近初審國家語言法,立刻有人為國家社稷操心,撰文疾呼,一方面很不情願地讚許該法,但又擔心族語太好,會影響國語能力,導致國家一盤散沙,彼此無法溝通,如同聖經中的巴別塔.

這種擔心很像一個幾十年都沒在運動的人,剛報名健身房,就擔心會練太壯,衣服穿不下一樣,擔心得太遠,也太沒有現實感.

在WordPress.com寫網誌.

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