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議的雙語國家之路

台灣正邁向傳說中不可思議的雙語國家之路.
行政院拍板,教育部定調,2030台灣正式成為中英雙聲帶.
小朋友不只從小一開始學英文,還要用英文學自然、數學,連考試都可能是英文出題.

您的孩子,準備好了嗎?
作為家長的您,準備好了嗎?

XXX文教機構多年致力英文教育開發,特聘母語人士授課,從幼稚園到高中一條龍,循序漸進,無縫接軌,用英語學各種學科,吸收新知和歐美零時差.

別的補習班頂多讓您的孩子贏在起跑點.
我們拿著終點線,跑向您的孩子.
———————————————————————–

持平而言,政府推出的某些雙語政策是好的,例如英語教育不該著重在考試,和外國人有關的表單要有英語、政府公開資訊雙語化等等,不過這有必要把一個國家弄成雙語國家嗎?義務教育裡面的自然學科用英語授課也可以理解,畢竟太多專有名詞翻成中文不知所云,和歐洲語言差距太大,轉換不易.不過台灣的大學多用英文書,投影片也都是英文字,卻不是每個教授(有的還留洋)都有自信用英文授課,光是這點就可以讓人猜想,十年內要把英語扎根到小學裡面的各學科不太容易.如果一意孤行的話,恐怕會犧牲很多學科教得很好,但英語還跟不上的老師.

很多人老喜歡把瑞典、荷蘭、德國等地的高教當例子,說那邊人的英語多好多好,可以用英文上課,吸引國際學生,我們不好就是因為這個那個.先不說當地人也不一定服氣這種英文霸佔高教的情況,如果我們對語系有一點了解,就可知道這幾個國家的官方語言和英語都在同語族裡面,很多學術名詞往往都是換個發音就可以.同語族換來換去,有很厲害嗎?要說用同語族的其他語言授課,台灣也做到了,多少老師家裡講台語,學校用華語授課,若真要比,台灣也沒有差到哪去.

這麼大的政策當然要有老師,政府目前是以新加坡為師.不過新加坡的語言政策不一定每一個人都喜歡,新加坡過去在打擊「方言」上不遺餘力,成績卓著,有目共睹.我反而覺得政府可以參考盧森堡的語言教育制度.盧森堡是全世界少有的三語國家(包括法語和德語),而且還保有別具特色的盧森堡語(和德語相近),這點反而和台灣的情況類似,是我們可以借鏡的.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在WordPress.com寫網誌.

向上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