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後,拉脫維亞曾脫離俄國獨立,但在德蘇密約後,波羅的海地區被劃作蘇聯勢力範圍,拉脫維亞於1940年併入蘇聯,從此揭開現在拉脫維亞政府所稱的"佔領時期"。
雖然最初蘇聯共產黨的政策是民族平等,當然民族語言也平等。但到史達林時代政策丕變,變成獨尊俄語,也因此其他族裔的語言不再享有相關權利。
至於東歐那些前蘇聯衛星國家,像波蘭、捷克等,就真的不喜歡俄國人了。
當然,這些都是刻板印象,還是有很多人,為了表示自己中立客觀又理性,表示自己完全不覺得俄國人怎麼樣,有很多俄國朋友。但當普亭隨便講個甚麼話,嘴裡說是不討厭俄國,不覺得俄國會做甚麼,但額頭上冒出的汗珠和臉上憂慮的表情仍洩漏了一切。
回到拉脫維亞。
拉脫維亞俄裔人口大約三成,但大都市如首都里加可以直逼六成,而第二大城更是幾乎百分百的俄語城市。這讓拉脫維亞本土派(?)深感威脅,拉脫維亞獨立時, 便將拉脫維亞語訂為官方唯一語言,並且要求境內俄裔公民必須通過拉脫維亞語考試才能取得公民。許多俄裔人士因此返回俄國,但也有許多人因為種種因素留下 來,卻因為沒考試而沒有國籍。在拉脫維亞境內,大約有三十萬這樣的人。
後來本土派更進一步,希望關閉境內的俄語學校,並在2011年,通過電子媒體法,獨尊拉脫維亞語,大幅限縮俄語的使用權利。此舉自然遭到俄語人口強烈反 彈,也因此在2012年,俄語派發動了俄語作為第二官方語言的公投。但在本土派全力動員下,公投被否決了,雖說結果是本土派所樂見的"去俄羅斯化",但拉 脫維亞的語言措施卻也牴觸了歐盟保護少數族裔語言的政策,飽受批評。
圖為拉脫維亞的連鎖餐廳Lido,從早供應到晚,屬自助餐模式,食物花樣繁多,眼花撩亂,而且價錢實在。第一次來里加時,光早餐就拿到吃不完,不過待了三 天,就胖了快兩公斤。照片不過是當初旅社附近的小分店而已,我這次住在車站附近,赫然發現附近有一家Lido旗艦店,為了維持從冰島回來瘦下來的身材,真 的應該換旅館。
算了,管它的。要減肥再去冰島就好了。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