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這個月洗衣服都在這家洗。
斯德哥爾摩城內到處都有乾洗店,但是像這種一般的洗衣店還真不知道哪裡找。這家洗衣店坐落在地鐵Odenplan站附近,主要都是老闆娘在顧(照片中站在櫃台後的阿婆)
但是我在今天以前都不太喜歡這個阿婆。因為在過去一個月裡,無論我怎麼嘗試,怎麼努力,阿婆就是只跟我講英語。不管我怎麼用瑞典語問,阿婆就是用英語答。甚至不等我開口,就迫不及待用英文打招呼。
某次在我坐著等衣服洗完的空檔,我聽到阿婆和另一位燙衣服的大嬸講波蘭話。搞了半天你也不是瑞典人(不過瑞典語講得真聽不出來是斯拉夫人),但為什麼對歐洲人(無論是否為觀光客)第一句就講瑞典語,對亞洲人就講英語呢?
今天我真的忍不住了,就在阿婆又在那邊展現她british accent,對我所有瑞典語問題都視若無睹的時候,我冷不防地問了一句我從記憶深處裡挖出來的句子:
“Czy mówi pani po polsku?"
“Tak! 您也是?" 全部波蘭語。
然後她就再也不用英語,或是瑞典語跟我講話了,全部都是波蘭語。
可是阿婆,我會講的是瑞典話啊。究竟我們兩個之間是有甚麼樣的阻礙,怎麼樣的羈絆,讓你一直無法用瑞典語面對我呢。
2.
許多年前我在石牌某醫院小兒科實習。那時有一個小病人的媽媽是越南人,我一發現這床是國際床就覺得某天查房後一定要利用一下機會練習。某天下午在病房內看到媽媽和小朋友在走廊上散布,便用越南語和媽媽打招呼。但媽媽完全不想理我。媽媽不理我,我轉向小朋友,用越南語問一些問題,小朋友很害羞地靠在媽媽腿上,這時媽媽把我的問題翻成中文:
“醫師叔叔問你會不會越南語,你要怎麼跟醫師叔叔說?你問醫師叔叔為甚麼會越南語好不好,啊?"
所以媽媽也不是完全聽不懂我在講甚麼,但就是不肯講。
後來我才知道有很多在台灣的越南人不喜歡讓人家知道自己是越南人,也不願意講越南語。
3.
很多時候語言不只是語言。
喜歡看您寫的小品文章。(散布,應該為散步.冒昧了,請見諒! )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