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不吃飯就覺得今天沒有吃到東西的飯桶,因此長期以來,相當關心米食在各地的發展.像是中亞傳到東歐的抓飯pilov,波蘭捲心菜包飯gołąbki,義大利的risotto,以及本地的paella,都讓我非常激賞.
我以前一直以為paella中文叫海鮮飯,直到某次我點了本地代表菜paella valenciana,遲遲沒吃到海鮮,還以為只是藏在深處,被青豆和雞肉蓋起來而已.說起來我也是個有耐性,不肯放棄的人,到剩下最後一粒米前,我都還深信不是沒有海鮮,只是自己還沒吃到.
最終,面對空盤,只能接受沒有海鮮的事實.
當然有的paella有海鮮,不過最有代表性的paella valenciana反而是農村味十足,連一隻蝦腳都看不到的青豆雞肉飯.
本地其他的米飯料理也很好吃,像是arroz al horno、arroz negro等等.市中心有不少像台灣便當店一樣的快餐店,可以外帶這些飯類,加上雞腿、魚什麼的,便成為相當豐盛的一餐,甚至兩餐.中午時分就可見到人群擠滿小店,拿著號碼牌等待點餐.這種店一天只賣中午,下午就拉下鐵門休息了.
雖然有米食料理很好,不過我也很懷念以前在西班牙看到的tapa,也就是小麵包上放著各式小菜,有點像是歐洲壽司的東西.但是在此處,走遍好幾家餐廳,酒吧,怎麼找就是沒有之前在畢爾包市小店看到的那種,製作精美,光鮮亮麗,擺滿吧台的tapa.本市tapa有是有,可是感覺製作比較都樸素簡單,沒有之前在畢爾包看到的那麼眼花撩亂,吃完一家,沒走幾步路瞄到下一家的tapa發出光芒,又屈服於慾望進去了…以壽司來比喻的話,巴斯克的tapa比較像是海膽壽司,比目魚鰭邊壽司,本地則像是玉子燒壽司,或是飯上面放根小黃瓜的那種.
後來我才知道tapa也是有分的.在巴斯克地區,這種和tapa很像的東西叫做pincho,或是pintxo,特色是有一根牙籤插在上面.以前結帳是用牙籤數目來算錢的,概念和壽司的盤子一樣.
即便小鎮如Oñati、畢爾包北方的Mungia、還是內戰期間被炸成一幅名畫的Gernika-Lumo,都可見到成群結隊的爺爺奶奶在吧台點杯紅酒,然後吃幾個pintxo.海鮮是pintxo上的常客,像是照片最右邊就是兩顆干貝,鋪上融化的起司.照片有點模糊,因為照相當時太感動,手晃到了.
當然巴斯克菜不只pintxo.巴斯克因地理氣候條件好,物產豐富,農業畜牧業都發達,好山好水食物也好美味.此外,巴斯克的廚藝教育也領銜伊比利半島,好幾家有名的廚藝學校都座落在País Vasco.巴斯克自治區更是蟬聯好幾年全西班牙米其林星星最多的地區,僅Donestia一市就有十幾顆星.全球最佳五十間餐廳,西班牙入選的六家,便有四家由巴斯克人掌廚.光前十名就擠進兩間光看名字就知道很不西班牙的巴斯克餐廳:Asador Etxebarri和Mugaritz.Le Chef評選世界名廚,巴斯克的Martín Berasategui也名列全球第二,旗下餐廳更囊括了八顆米其林星星.
不過要去這些餐廳吃飯都要好幾個月前預訂,不是心血來潮就推門進去的.上網看了菜單,一餐大多要價兩三百歐元;看圖片介紹,還可能要擔心會有吃不飽的風險.
下次去巴斯克學巴斯克語,還是先吃pintxo就好了.
發表迴響